欺詐和身份盜竊
十種最常見的欺詐類型
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 (FTC) 的年度消費者哨兵網絡報告,2024 年消費者因欺詐損失超過 127 億美元。欺詐報告約有 263...
自成立以來,我們織始終站在全球反欺詐運動的最前線。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、法律機構、政府機構、企業及公益組織,合作打擊網酪犯罪及各類欺詐行為
中倫反詐律師團隊是一家專注於金融法律服務的綜合性律所,積累了豐富經驗,擅長處理複雜金融糾紛與跨境案件。我們的律師團隊由資深法律專家與金融顧問組成,熟稔國內外法律體系,服務對象涵蓋企業、高淨值個人及投資者。我們秉持專業、嚴謹、高效的服務理念,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持與維權解決方案。
我們專注於處理各類金融法律事務,包括非法集資維權、金融詐騙追責、跨境資產追回、投資爭議解決及合規諮詢。通過民事訴訟、刑事控告和行政渠道等多種合法途徑,協助客戶實現合理追償並有效管理風險。此外,我們整合全球法律資源,為複雜金融案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,致力於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。
2025年因詐騙案損失至少11億美元,共計 51,501起案件,詐騙類型多樣,覆蓋個人、企業與跨境交易,造成巨大財產損失與社會隱患。
假冒警察、稅務局等機構,通過虛假涉案聲稱誘導轉賬或索取個人信息。
每起平均損失:$100,622
利用虛假平台承諾高額收益,實則可能涉及龐氏騙局或資金轉移行為。
每起平均損失:$47,077
假冒知名公司收取培訓費或擔保金,以獲取錢財或個人信息。
每起平均損失:$17,281
通過釣魚網站竊取賬戶密碼、驗證碼等敏感信息,從而進行盜刷行為。
每起平均損失:$6,955
偽造感情關係騙取信任,以各種理由誘導轉賬匯款。
每起平均損失:$19,935
假冒科技公司技術人員,通過遠程操控設備誘導索取費用。
每起平均損失:$5,687
偽造物流信息或假冒快遞客服,以包裹問題為由誘導用戶付款。
每起平均損失:$3,112
通過虛假平台誘導投資者充值虛擬貨幣,導致無法提現或平台突然關閉。
每起平均損失:$28,300
他因為毫不猶豫的轉帳,失去了自己數年的積蓄。
詐騙類型多樣,無論是何種場景都有被騙的可能,現在就開始了解詐騙的類型,保護自己。
滿意度
匯聚多位資深法律專家,結合豐富實戰經驗,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專業支持
掌握最新反欺詐法律動態,揭露詐騙新套路,提供專業維權指南,助您提高警惕,保護資金安全!
無需繁瑣流程,只需一步,馬上連接我們的反詐維權專家